- · 高教发展与评估版面费是[04/29]
- · 《高教发展与评估》投稿[04/29]
- · 《高教发展与评估》数据[04/29]
- · 《高教发展与评估》期刊[04/29]
高教发展与评估论文格式模板(高教发展与评估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回顾学校百年奋斗历程,我们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“明德至善、树人兴邦”的爱国情怀。 爱国 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
回顾学校百年奋斗历程,我们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“明德至善、树人兴邦”的爱国情怀。 爱国
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。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,是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主旋律。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 学校医学教育以“惠民济世”“德高医精”“崇德佑民”为宗旨。青山湖校区那幅 “读书乃为养正气、问学不敢忘国忧”的对联激励着莘莘学子发愤图强、爱国奋斗。无论是98抗洪、03抗击“非典”,还是08抗震,每当国家有召唤,师生立马有行动。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,学校485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湖北,涌现出了张伟、祝新根等一批先进典型。明大德、求至善,始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;爱国奉献、与国同进始终是南昌大学的精神底色!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,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“百折不挠、艰苦奋斗”的自强品格。在革命老区办大学,基础弱、经费少、条件差,但我们始终坚定执着追理想、艰苦奋斗攻难关。医学教育初期的“流浪”生涯和“重建”历史彰显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。江大、江工初创时期,师生们自己动手修建了数公里长的“江大南路”和“红专”大道,自强奋斗的岁月成为了几代学人的集体回忆。潘际銮院士担任南昌大学校长时已年逾花甲,但他不畏艰难,与周绍森书记并肩奋斗10余载。那10年不仅重构了办学体系,激发了办学活力,结束了江西“无院士、无博士点、无重点高校”的历史,还获批了国家级重点学科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学科技园。其后,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,学校又相继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高端平台以及本土培养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零的突破。
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,我们还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“实事求是、敢为人先”的创新精神。从早期的两校合并开教育管理先河,到率先在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中探索“学科特区”与开展教育评价改革,彰显出南昌大学人解放思想不停歇、敢为人先开新局的精神境界。江风益教授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聚焦我国LED产业发展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从基础研究,一直做到产业化,虽历经无数次失败,但坚持坚守19年,永不言败,终于打造了国际LED第三条技术路线,一举打破了日美技术垄断,实现了该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,为确保我国巨大照明市场的战略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学校也因此成为第一批被美国列入危险“实体清单”的高校。此外,像黄克智、邱定藩、丁健、钟登华、陈晔光、郑泉水、管轶、饶毅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等的业绩,为国家科技进步奉献了智慧力量,也为母校赢得了无限荣光!
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,我们同样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“勤勉严谨、明辨笃行”的唯实学风。中华民族历来有“博学之、审问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笃行之”的为学之道。江西自古就是“文章节义之邦”,江西人素有“好读书、会读书”的美誉。南昌大学向来倡导严谨治学、学以致用、敢于质疑以及“不唯上、不唯书、不唯洋、只唯实”的学风。在医学界广泛认同的“江医现象”,究其本质,是对学校优良学风及医学人才培养成效的赞誉。上世纪90年代,学校推行以学分制、淘汰制、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“三制”改革,强化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“三基”教学。进入新时期以来,学校狠抓内涵建设,推行“三化、三制、三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成立了际銮书院、焕奎书院,构建了集“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”为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开展自主学习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和自觉成长的学生“四自”教育,学风建设成效显著。
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!南昌大学办学100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以来,学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进步无不凝聚着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,教育部、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,教育厅等省直单位和南昌市的鼎力支持。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,寄语学校“前景无限”,鼓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,勉励青年学子“用青春铺路、让理想延伸”。上世纪90年代初,老省长三上清华邀请潘际銮院士出任校长,省政府将原本办公大楼安装空调的资金用于支持学校“211工程”建设。新世纪初,南昌市将红角洲重点发展的地块划给学校,建设了环境优美的前湖校区。近年来,教育部关心、扶持南昌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行列。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省委省政府做出了“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”的战略部署,学校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。
文章来源:《高教发展与评估》 网址: http://www.gjfzypg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8/798.html